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,2025年4月16日,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由江西省教育工会主办的“工学互动 共育英才”——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。活动邀请了全国劳动模范,高级研究员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气象局关键创新团队强对流天气首席科学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测中心主任郑永光博士到校宣讲。学院党委书记张瑛,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中层干部、师生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。

劳模领航,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
活动在学院党委书记张瑛的致辞中拉开帷幕。他强调,劳模工匠是时代的标杆,是青年学子成长路上的“引路人”,号召全院师生以劳模为镜,将“三种精神”融入教育教学和职业发展中。随后,全国劳动模范郑永光以《气象防灾减灾和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业务及研究进展》为题,结合自身深耕气象领域三十余年的经历,讲述了他在强对流天气研究中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,展示了我国气象事业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艰辛发展之路。从扎根一线的科研实践到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顶尖人才的蜕变,从百余篇学术论文的积累到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的坚守,郑永光用朴实的语言诠释了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”的工匠精神,并寄语青年学子:“人生的价值在于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,唯有脚踏实地、精益求精,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。”

工匠宣讲,点燃学子奋斗热情
一名学生代表感慨:“郑老师的分享让我明白,成功没有捷径,只有耐得住寂寞、扛得住压力,才能成为行业‘尖兵’。”“听完劳模工匠进校园的宣讲,我深受触动。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,精益求精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让我深刻理解了‘匠心’不仅是技艺的极致,更是对职业信仰的忠诚。未来我将以劳模精神为指引,在学习中持‘钻’的劲头。”一位现场同学听完分享后动情的说道。现场掌声不断,师生们通过近距离对话劳模,深刻领悟了“劳动创造幸福”的时代内涵。
凝心聚力,奏响职教育人强音
活动尾声,张瑛作总结讲话。他指出,本次活动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、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的重要实践,未来将持续搭建“劳模工匠进校园”平台,将榜样力量转化为育人资源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精神动力。

此次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,既是一次精神洗礼和思想动员,更是一声躬身力行的实践号角。学院将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着力培育"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"的价值坐标,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,将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引导广大师生学习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,全力营造出学习劳模、崇尚劳动、争当工匠的浓厚良好氛围。
宣讲结束后,学院向郑永光博士颁发客座教授聘书,学院学子为劳模工匠献上鲜花。

文/吴瑛 图/施咪娜 审核/庄强